首頁 > 購物 > 正文

當前資訊!人生停滯感,如何擺脫?

2022-10-26 05:52:15來源:36kr

心有皈依處,蓮花自然開。

好像每個人都有這種狀態(tài):

隔段時間,被說不清的情緒困擾,無精打采,仿佛被掏空一般,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精神,就想擺爛;即便有所好轉,它就像肚里的蛔蟲約好的一樣,定期來糾纏。

講真的,我們剛畢業(yè)那會兒,身上有很多沖動,如:


(資料圖)

夢想讀博士,將來成為一流科研人員,在垂直領域有所造詣,像企業(yè)家那樣做出一流公司,甚至像某個明星,站在舞臺中央被萬人追捧。

可是呢,步入工作后發(fā)現,理想和現實有巨大差異,伴隨著每天做著重復性工作,一股反差感就迎面而來,你就會思考奮斗終局在哪里?自己的路是否正確?等問題。

32歲左右,更為常見。

自己事業(yè)剛起步,結婚生子、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就被扣在頭上,有時,面對市場壓力,加上回到家中柴米油鹽等場景,總感覺自己像“老鼠賽跑”游戲中的老鼠,被套住。

人非感性或理性動物,我們并不能長期努力下去,假設一旦工作、感情某個階段無法突破,就會出現停滯感,此現象沒那么可怕,它不過是一種階段轉換的信號。

1.關于停滯感

然而,什么是停滯感呢?當搜索該詞匯,百科中并沒有明確定義,我只能從三個方面找到帶有它的表述。

第一個,來源微博、B站、豆瓣等平臺,諸多網友的微觀感受。形容吃食物時,通過口腔進入食道緩慢,并帶有異物感,仿佛被卡主的感覺。

第二個,來自于埃里克森(1902~1994)人格發(fā)展理論。意思是,從出生到老去人生會經歷8個階段,每個階段進行轉換時,帶來的變化無法快速適應,就會出現停滯狀態(tài)。

它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丹尼斯·維特利博士(Dr.Denis Waitley)提出的“停滯效應”(Stagnation effect)有所相似,其覺得,初中生在學習生活中,無法快速適應學習升級帶來的變化。

比如:

許多一年級學生,成績呈穩(wěn)步發(fā)展,升到初二以后,出現暫停卡段現象。

使得自己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,始終解不開一個結,陷入為什么花費比一年級還多的精力,卻沒有絲毫進步的狀態(tài)。

于是,有人開始懷疑自我,悲觀、煩惱接憧而至,若家長和老師不及時開導教育,輕則神經衰弱,影響學習,重者患上焦慮癥或神經癥。

第三個,來源于組織心理學家亞當·格蘭特格蘭特(Adam Grant)發(fā)表在紐約時報文章中提到的詞匯“l(fā)anguishing”。

這個詞,最早由社會學家科里·凱斯(Corey Keyes)提出,他說許多人沒有抑郁癥,卻沒有茁長成長感;原意表述是,我們不是精疲力盡,仍有精力,也不是抑郁癥,就是有些想不開。

我們只是感覺一瞬間看不到方向,過著一種平靜的,又絕望的生活,似曾空虛又停滯,還滿懷焦慮,總感覺渾渾噩噩在度日。

就像汽車擋風玻璃被隔著一層霧蒙蒙的灰塵,揮之不去,他還認為,2021年以來每個人都會擁有這種“主導情緒”,市面諸多現象,已經映射出來。

比如:

干濕分離上班(上班瘋狂劃水學習工作以外的干貨知識),假裝在工作(肉體在公司,靈魂在家里,魂不附體,魂不守舍),出勤主義(即便身體不適,為了金錢也要帶病工作,突出加班精神)。

所以把三者放在一起,可以通俗理解成:

人就像一臺瘋狂運轉的電腦,工作24、48小時可以接受,72小時永不停歇時,性能難免就會大打折扣,而停滯本身是一種生命周期轉化狀態(tài)(life transition),以及轉換過程中面臨的挑戰(zhàn)。

心理學家也曾肯定,處于這種狀態(tài)下,短期看,你的身體機能完全發(fā)揮不出現,削弱動力,擾亂注意力,但是,長期卻影響重大。

《健康與社會行為》雜志做過一項研究報道,研究結果顯示,在25-75歲的成年人里,56.6%的人身心處于中等狀態(tài),12.1%的人符合停滯感標準,僅有17.2%的人是健康狀態(tài)。

在12.1%的人群里,未來十年出現嚴重焦慮,患上抑郁癥的人占一半以上,也就是說,這種狀態(tài)可能被我們嚴重忽略了。

有網友甚至表示“幾個月以來,這正是我的感受,對什么都不感興趣,工作很難完成,我已經失去所有動力,但又不能用抑郁來形容,該詞匯似乎太強烈,我只是過得不好”,

若你處于此類情況中,也不必自責,至少現在能夠清晰認知到狀況;那么,與此相對的狀態(tài)是什么樣呢?

我想,可能用一個詞完全無法精準描述,它應該是一種,即便知道沒有大富大貴的命運,也會對未來充滿希望,在不斷改變中成長,英文中有個詞匯叫“flourishing”,更能描述這種狀態(tài)。

具體什么意思呢?

擁有目標和快樂的感覺,充滿激情、處于幸福感頂峰,有很強意義感和掌控力,認為自己對他人很重要,似乎充滿活力,沒有任何心理疾病,即便有精疲力盡時刻,也能在短期調整后,快速步入正軌。

所以,按照心理學尺度準確來說,停滯感是處于抑郁(depression)到繁榮幸福(flourishing)之間狀態(tài),它并非平衡秤的兩端,而是「支點部分」。

2.內外部因素

為什么停滯感,會突然涌入心頭?我們可以從“外在因素”和“內部條件”兩個方面進行分析。

外部因素上,應激是醫(yī)學和心理學上一個重要研究領域,也稱之為“壓力”,具體表現為,個體覺察危險刺激時,所做出的適當性、和應對性過程,它 會引起一系列心理健康問題。

回顧2003年我國SARS疫情后,便出現大量急性應激障礙,創(chuàng)傷后應激障礙疾病患者,同樣,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給不少人群,帶來一定心理傷害。

這兩年,為防止疫情繼續(xù)擴散蔓延,維護大家生命安全,我國各地政府也采取相關管理措施,比如:

學校延遲開學,非必要不辦線下活動,企業(yè)延遲開工或線上辦公,正是這種對生活、工作的不確定性,加上一些中年群體面臨房貸等壓力,我們心理狀態(tài)就產生了影響。

身邊一位餐飲老板說:

我們全國有幾十家連鎖餐飲,現在大家都不出門,外賣基本屬于一人制、二人制輕餐,對較大平米店簡直是一種新型挑戰(zhàn)。

過去一年,幾乎在掙扎和慌亂中度過,左手面臨業(yè)務轉型,右手面臨現金流扭轉問題,不知不覺,疲憊感已經卷入心底,簡直是一場心理實驗。

心理學研究發(fā)現,掌控感對每個人至關重要,如果不確定性因素太多,人們越容易對自己可能無法面對的狀況而擔憂。

可以說,疫情把健康、生命等平常不會被著重思考的問題,直接放大在我們面前,要是經歷巨大悲痛打擊,未來感覺更不客觀,所以,能夠看出「停滯感」不僅在生活環(huán)境里,也會在個人腦中。

從內部條件看,心理學三巨頭(阿德勒、佛洛依德、榮格)通過大量作品研究論述,心智成熟上,雖然可以停留在某個階段,但是社會的發(fā)展,未必就讓你永遠停在該階段。

比如:

5-12歲時,我們以父母、老師教育理念為中心,忠于他們;12歲-18歲就會迎來人生第二個反抗期,你開始忠于自己,做想做的事,擁有個性、自主想法。

步入社會后,你會覺得,原來在我眼里無所不能的父母,如此渺小,你要和身邊的人打交道,學會如何溝通,做事,在交互下獲得酬勞;35歲后,你的關注點開始從聚焦事業(yè),分成家庭,孩子兩大部分。

假設,你已經結婚,如果再用剛步入社會時的心智處理問題,就難免不匹配社會所需要的人格,就會陷入「停滯狀態(tài)」,艾里克森(1902~1994)把它劃分為「心理社會危機」。

簡單講,你的本性需要和社會要求不適應,乃至失調,停滯感就會出現。

同時,克服兩者矛盾時,很大程度又依賴經驗解決,而不是靠發(fā)展規(guī)律,內在聯系,就有點“逆風而行”的感覺。

或者:

很多職場人本科畢業(yè),工作5-7年又回去讀MBA,考研究生,這是為什么呢?

一部分原因,覺得自己當下能力似乎無法匹配職場需要,試圖通過深造,混高端人脈,來解開未來迷茫謎題。

事實上,通過這種手段,有時候并無法改變停滯狀態(tài),還可能因為眼界被擴大后,發(fā)現能力根本跟不上,最終造成自己成為一個“侃侃而談”,眼光手低的人。

值得一提的是,當你越關注內卷、疲憊現象和壓力時,越容易激發(fā)生理層面的警覺系統,它會讓你時刻,頭腦神經緊繃,將消耗更多能力。

除此外,不少人都有“報復性熬夜情況”(Kroese et al, 2014),沒有任何外部環(huán)境阻止下,你經常沒有在預定時間內,上床睡覺。

你總覺得多看幾分鐘手機,并不會影響第二天工作,然而,它卻很容易消耗你第二天的工作狀態(tài)。

即便你認為沒事,大腦認知資源卻在不停調動,長期以來,那種容光煥發(fā),精神抖擻的干勁,自然被消磨掉,這都是長期讓人陷入停滯感的原因。

當然,人類記憶和信息處理能力有限,現在媒介行為,也在重塑我們對生活的認知,你每天投入大量時間在社交媒體溝通中,情感成本無形在增加,那些糟糕新聞,也會給你帶來緊繃感。

可以說,外部環(huán)境變幻莫測,加上內部人的心智成熟與社會發(fā)展,適應度不匹配,大腦又敏感,又喜歡確定性,即便知道很多事情無法運籌帷幄,改變過程中,也會使勁消耗你。

3.停滯是平衡折射

另外停滯感背面,實則是一種平衡的折射。

從化學角度看,當化學反應達到平衡時,正、逆向反應速度相等,各物質濃度保持不變,該反應就會平靜而繁忙地進行著,沒有混亂,充滿秩序感。

有段話出自《道德經》,叫持而盈之,不如其已;揣而銳之,不可長保。金玉滿堂,莫之能守;富貴而驕,自遺其咎。功成身退,天之道也。

什么意思呢?

不走極端,理性中和,做事適度,從而使得各方面保持和諧而有序,但是你會發(fā)現,任何時代,奮斗,上進,進去都是人們提倡的,這難免就會造成一種不平衡。

拿管理而言:

管理過程中,大家都平衡了,效率會提高嗎?就像,你好我好,大家會真的好嗎?不是的,當大家好時,公司可能就離倒閉不遠了。

所以,但凡涉及管理就需要鯰魚效應,因為只有不平衡才能產生動能、才能促使正常運行,可不平衡意味著動蕩、競爭、模糊和混亂,它們往往以各種問題形式出現,并成為常態(tài)。

當某些問題得以解決,匹配的組織效率也會提升,這種從低層級到高級循環(huán)的過程,才能促使公司和社會良性發(fā)展。

換到人生角度,也是同樣。

縱觀整個生命過程,我們任何的life transition(人生階段的改變,身份角色轉換)都會伴隨著巨大壓力,小朋友第一次上學、中年人要養(yǎng)活一家人等。

這些life transition難道不需要自己平衡嗎?所以,“得”和“失”沖突最強烈階段,人身體和認知才是最巔峰時期,你以為的停滯,換言之,是需要思考我下個階段肩負什么樣的使命。

話說回來,我們又不得不面對巔峰之后,隨之而來的下墜感,其中不乏體力,腦力,外表,職業(yè)等方面。

比如:

跟身邊的朋友聊天,我經常提到職業(yè)發(fā)展中的“高原現象”,你現在看似混的很好,在某個崗位深受大家愛戴,是因為崗位本身給你賦能的光環(huán)。

我身邊有一批公關從業(yè)人員(Public Relations),前幾年市場部有預算時,很多乙方公司又是上門拜訪,又是送禮的,這兩年失業(yè)后無人無津,感覺自己價值感全無。

所以,你不能太樂觀,覺得自己很厲害,本以為的職業(yè)高原,下一階段就會出現“職業(yè)平原”甚至盆地,這和創(chuàng)業(yè)開公司一個道理。

當然,還是要區(qū)分一下,年輕人“升不上去”和“中年危機的升不上去”所產生的停滯感完全不同。

前者無法升職,一般遇到逆水行舟的形勢,你懂的少,別人自然不想用你,換個賽道,換個領導,努力一把還能繼續(xù)前進,即便暫時出現動蕩,用長遠眼光看,總體是上升的。

中年危機的升不上去,所產生停滯感,實則因為職業(yè)第一曲線已經在最頂端,這種事業(yè)的橫盤不是能力不足,而是年齡劣勢和規(guī)律造成。

舉個例子:

兩個人同時35歲,一位VP級別,一位專家崗,都想往上升哪個概率更大?顯然是后者,因為前者再往上已經是COO或聯合創(chuàng)始人,這種競爭并非靠能力,而是視野和認知。

后者不同,靠專業(yè)吃飯興許能夠成為一名leader,但也未必長久,公司角度會看替代成本有多大,假設有位年輕人比你厲害還便宜,那無疑,結果也很明顯,不久將來就會被取代。

所以,平衡本身要求你,當正在體驗巔峰,或者已經下墜底谷,都需要把那些失去感,轉化成獲得感,即“我得到了什么”,這樣才能避免種種情緒問題,或者職業(yè)停滯的中年危機。

4.如何擺脫停滯

或許,是時候評估下這種困境了。

假設你沒有學過心理學,對抗停滯感的內心策略,通常是放大對成功的渴望,調動全部意志力,投入到“內卷”洪流中,最終把自己卷的無力適從。

其實,不是解決某個現實問題,就可以擺脫停滯感,而是要先解決自己的情緒體驗,梳理認知模式,重新思考整體規(guī)劃,并采取有效行動,才能解決現實問題。

假設只盯著事業(yè)目標,忘記生活和內心覺察,反而更容易被停滯卡住,我是如何做的呢?

這四個方面你可以進行參考:1)減少干擾時間,2)自我校正,3)給自己一些驚喜,4)嘗試新事物,尋找聯系

首先,想不通問題時,先從事情中抽離出來。

即便最成功的領導者,職業(yè)生涯中,也會感覺時常陷入遲滯之中,他們也經常想解決一個問題時,發(fā)現突然間毫無章法可言,甚至怎么絞盡腦汁苦苦思索,都找不出答案。

盡管,問便身邊所有和自己認知高度一樣的人,也無法獲得幫助,所以唯一需要做的是什么?放下一切。

“不做就是做”,如同公司尋找第二曲線,創(chuàng)始人想不明白,不代表團隊就不行,你可以把戰(zhàn)略方向告知團隊一二,將自己抽離出來十天半個月,他們一樣能摸索出道路。

其次,自我校正本身,是看看我應該干什么。

我身邊有很多老大哥,不到40歲年齡,突然要去整牙,要么讀個碩士學位,甚至報學習班瘋狂減肥,要么躺平讀書,我經常說,你這種偏見不是不對,是認不清自己。

所謂校正(self correction),指能夠按照自己實際情況,來對目標進行調整,重新評估家庭、事業(yè)、生活、愛好等方方面面,可以做加減法,但是要匹配年輕段所承擔的責任后,再進行抉擇。

所以,我一般說,如果你有足夠時間,精力、金錢去做這些,可以選擇;如果投入的精力,并不能對抗失落感,反而增加該年齡的額外煩惱,就不應該行動。

在我的觀念里,你可以因為想要躺平而讀書,但不能因為快40歲了才去讀書,你可以因為容貌不自信而整牙,但不要40歲,沒有富裕的錢,還要去整牙。

另外,給自己制造一些品位,值得慶祝的事。

研究表明,不僅是重要的事情值得銘記,微小時刻對幸福也很重要,心理學家稱之為“品位”(savor),意思是欣賞當下,分享微小的勝利,留意身邊的美好事物。

2012年一項針對大學的研究,學生被要求每周拍照2次,至少5張照片用來記錄生活,結果發(fā)現,那些會拍照、喜歡記錄的人,反而更容易被小事的快樂所感染。

當然,若你的生活一切尚不明晰,不妨尋找一個小目標,像用心整理房間、慢跑、一分鐘冥想,完整簡單能夠及時反饋的正向任務,也能擺脫停滯感。

再者,嘗試與圈外人聯系,做一些新鮮事物。

languishing概念提出者科里·凱斯(Corey Keyes)認為,對整體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應屬于生活興趣,逃離固有圈子,通過外界組織參加一些額外活動,幸福感會隨之而來。

我經常在六日時參加打卡跑步、讀書小組的活動,有些事情,我們并非要帶著“價值衡量”的眼光出發(fā),往往才能挖掘出不同的價值感。

過程中,我經常會把自己的困惑表達出來,與不同的人交流想法,有時,這種無意義的互動,會成為打開心理無解問題的素材,你不一定要維護長久關系,短期交談也會帶來活力。

值得一提的是,到空曠景點去,享受綠色帶來的視野沖擊,也能讓你覺得“如此美好”,那時的“停滯”就會成為一種感覺,是了別和心念。

總體而言:

心有皈依處,蓮花自然開。

想要擺脫停滯,就先學會平衡,想要找到平衡,就要接納一切不平衡,唯有將失去感轉化成獲得感,在小事中滿足,才能不斷撥云見霧,不是嗎?

文獻參考:

1.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學生與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態(tài),中國心理衛(wèi)生雜志,2020第34期

2.岳文浩,潘方,張紅靜,等 ,醫(yī)學心理學[M],北京:科學出版社,2001 :117.

關鍵詞: 心理學家 心理健康 中年危機

責任編輯:hnmd00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