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> 宏觀 > 正文

孩子不愿跟家長溝通 他擁有自己的思考和思維

2021-03-25 15:31:16來源:可馨育兒 網(wǎng)易號

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我鄰居家的孩子王同學開始和父母吵架。在我的印象中,王同學一直是個乖巧可愛懂禮貌的孩子。有一天我詢問她吵架的原

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,我鄰居家的孩子王同學開始和父母吵架。

在我的印象中,王同學一直是個乖巧可愛懂禮貌的孩子。有一天我詢問她吵架的原因,她對我說,在早些年的時候她很喜歡和父母聊一些她遇見的事,但是得不到預期中的回應,父母總是能揪住整個事情中雞毛蒜皮的小細節(jié),然后開始“教導式”對話;后來就有拌嘴,媽媽說了她幾句,小王一開始還會辯駁兩句,最后不歡而散;時間長了之后,她也不再主動挑起話題。最后從原來的有話就說變成了如今的無話可說。

這次吵架的原因就是母親埋怨她不愿意和自己溝通,整天對父母繃著臉。王同學也無可奈何,很想解釋,但是她也非常清楚一點:解釋的最后就是爭吵。

出現(xiàn)這種情況,到底是誰的問題呢?是孩子不懂得體恤父母,不知道父母為他們操勞嗎?還是由于這個社會發(fā)展太快,老一輩和年輕人有了代溝,彼此不了解?

或許這些都是原因的一部分,但是與各位家長也有很大的關(guān)系。

家長要以身作則,要給孩子做個好榜樣,孩子最好的老師就是父母。孩子們的學習能力很強大,家長們可以回憶一下對于自己父母的態(tài)度。面對老人的叮囑是否會不耐煩的回應,面對老人提出的一些想法會不會沖他們生氣覺得老人什么都不懂。捫心自問,我們這樣對待老人,老人會不會覺得難過。

人都是所謂的社會里的動物,具有強大的模仿能力,你對老人和別人是什么樣的態(tài)度,就是孩子會怎樣對待你的態(tài)度。

《論語-顏淵篇第十二章》提到: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
你想要別人怎么對待你,那就請先用你想要的態(tài)度對待別人。

多關(guān)心孩子成長,還有幫助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。

關(guān)心比不關(guān)心要好,總要讓孩子知道父母是在乎自己,愛自己的。關(guān)心也并不等于指手畫腳,或許可以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讓孩子自己創(chuàng)造。

如果真的有叛逆期,我想這段時期應該是父母和孩子雙方都不互相了解最嚴重的時期。孩子不懂得父母對自己的苦心,父母不懂得孩子的想法?;蛟S可以慢慢來,如果想讓孩子喜歡自己,那就要用孩子喜歡的方式來對待他們。

“父兮養(yǎng)我,母兮鞠我。”

父母是將孩子生育下來并且要養(yǎng)育孩子的人,有一個愛自己的父親,孩子就會覺得自信,覺得自己背后總有依靠;有一個愛自己的母親,就會善良,并且自尊自愛。

溝通是從心開始,不是從成績或考名牌大學開始。

家長用愛和信心澆灌孩子,就會有一個有愛心有信心的孩子來回報你。望子成龍可以理解,但是不一定正確。

不要太功利化,把孩子禁錮在一個框中,為了自己的名聲好聽去讓孩子照著你的話去做,去拼命地學。原本對孩子變得更好的殷切期望,現(xiàn)在卻成了孩子背上最沉重的負擔。這樣真的好嗎?

最怕的就是還沒有贏在起跑線上,就已經(jīng)累倒在起跑線上了。

很多家長沒有別的話題,也是導致和孩子無法溝通的主要原因。

接觸才會發(fā)現(xiàn)美,接觸才會有話題,這是事實。但是面對當前的情況,我也想說,真正的內(nèi)心的親近并不等于交流的多。

或許心有靈犀的感應或許是不言而喻的默契,孩子與父母之間沉默也不尷尬,就算日常只有簡單平淡的對話,也并不會讓彼此的心產(chǎn)生隔閡,讓彼此心與心的距離變遠。

孩子本身就是獨立的個體,擁有自己的思考和思維?;蛟S這也是不再交流的原因之一。

父母詢問“為什么孩子不想和父母交流了”這樣的問題,本身就體現(xiàn)出父母的焦慮。為什么會焦慮?或許是認為孩子沒有朝著自己設計好的路線前進,也或許是覺得自己和孩子的心不近了。

孩子并不是父母的附加品,也不是父母進行炫耀的道具,也不是為了滿足自己私心的工具。

這里我想說,在孩子很小很小的時候,沒有父母對孩子說:“為什么你不和爸爸媽媽說說話?”但是你可能說過這樣的話:“你能不能先不要和爸爸媽媽說話,爸爸媽媽還有別的重要的事情要忙。你先自己去玩。”

孩子很小的時候,整個世界就這么大,家里,爸爸,媽媽,樓下的伙伴,箱子里的玩具。對待爸爸媽媽是簡單的赤誠的毫無保留的,有一籮筐的話想要給爸爸媽媽說。

但是長大之后整個世界就不止父母了,有朋友,有網(wǎng)絡,有游戲,或許比父母善解人意的多了。孩子向父母傳達信息,得到的反饋卻讓自己不那么開心,就像是頭碰上了南墻,十有八九就不會再接二連三的嘗試,而是會找別的出路了。

小的隱患總會埋在那里最后一個個爆發(fā)出來。不要讓小的錯誤變成難以彌補的傷害。所以孩子童年的時間很短很短,在這有限的時間里,我們能做的也只是陪伴。

從現(xiàn)在起,可以試著讓自己的胸襟開闊起來,試著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孩子,理解孩子,去用積極的正向的態(tài)度回應孩子,用鼓勵的方式對待孩子,讓孩子自信成長,讓孩子敢于坦誠交流。

用自己的思維去否定孩子的思維,無異于扼殺一株燦爛的幼苗。給予一些時間,給予一些陪伴和愛,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獲。

或許在某些時刻,孩子想要敲響房門,張開嘴和爸爸媽媽說些什么。但是最后想了想之前幾次的結(jié)局,還是把一肚子話收了回去,默默離開,進入了自己的房間。

有些人靠一生來彌補童年的缺憾;有些人卻用童年來溫暖自己的余生。

如果孩子不愿意和父母交流,不如先自我反省,改正自己,改變自己。

關(guān)鍵詞: 孩子 不愿 家長溝通

責任編輯:hnmd004